前國安高層:扁宋會讓宋搶到總代理權。
2005-04-21

(記者林朝億∮台北報導)針對連宋搶去中國一事,前國安高層昨表示,民進黨政府犯一系列戰略錯誤,導致被宋楚瑜牽著鼻子走;尤其是「扁宋會」後,外界印象是,宋楚瑜已經取得了跟中國談判的「總代理權」,他當然會婉拒赴中國前第2次扁宋會,以免陳總統當著他的面,立下跟中國哪些能談、哪些不能談的標準。

辜汪會台灣拾回主導權

這位曾全程參與1998年2次辜汪會議幕僚作業的前高層指出,他願意以1998年經驗,提供民進黨政府參考。他說,當年10月12日,代表團出發前2天,李登輝總統召見團員強調,這次去,一定要談台灣的「民主」,並且在文宣上強調「對等」、「分治」兩項政治事實。至於表面上改善兩岸氣氛,則不能當真正目的。

他指出,李總統對於談判的目的,只是非常清楚。但是幕僚作業中,團隊並不是沒有辯論過。10月2日內部會議,丁懋時、蘇起等人還翻案成功,把原先規劃的「民主牌」刪除,改強調辜汪會的目的是「改善兩岸氣氛」;直到12日才由李登輝親自仲裁加入。當時會那樣做,主要是考慮到和平的主控權,是操之在對手,所以作為小國的台灣,當然不能按著大國主導的議程走。

其次,辜汪2次會前身,是1997年11月,對岸海協會突然主動邀請海基會副董事長焦仁和前往廈門參加一場經貿會,用意就在批判一個月前,李登輝才剛宣示的「戒急用忍」政策。事實上,我方早在一年前就預估,1996年台海危機後,對岸會在一年多後釋出恢復兩岸接觸善意,所以,幕僚作業已針對可能情況進行模擬,提出對案。

扁宋會不該談兩岸議題

前高層指出,李總統對於中國憑喜好只動我方人士的作法,相當不以為然。不過,在對岸已經出手後,我方則直接提高層次,決定回函由辜振甫訪問中國。當時,雖然雙方還有密使往來,但是,內部評估這一出招,固然可能導致辜汪會與焦仁和訪問中國雙雙破局,不過,還是值得,不能為談判而談判;畢竟,就算談判破局,也是回到維持台灣現狀的原點罷了。結果,辜汪會後,我方獲得國內外甚高的評價,也一改過去台灣與中國談判幾乎完全喪失主導性的印象。

回過頭來看,前高層指出,扁政府犯的第2項戰略錯誤,就是以兩岸議題作為扁宋會內容。他說,李前總統建議陳總統去找宋楚瑜談後,扁政府本來可把議題設定在全民最期待的經濟、健保等議題;哪知,談的卻是雙方距離最遠兩岸議題。導致於外界印象是,宋楚瑜已經取得前往中國談判的總代理權;如果,民進黨政府現在想要翻盤,恐怕又得付出政治代價。

前高層指出,事實上,從2004年中國拋出要制訂國家統一促進法風向球,到2005年3月14日制訂反分裂法期間,國安系統都未能事先研擬出有效的方案;而「扁宋會」後,也疏於研判這個事件可能牽動的面向。讓中國可以發動以連制宋、以宋制扁的政策。

抑連揚宋扁無法牽制宋

他說,民進黨政府犯的第3項錯誤就是,在連戰還沒去中國前,就先發動文宣戰,把連戰罵得臭頭;事實上,去不去中國,沒有對或錯的問題,而是要問去做什麼。也就是,政府應該把標準訂出來,不管連或宋,一體適用。如果,連做的過頭,那就可以拿宋來制衡;反之亦然;但現在「抑連揚宋」下,民進黨政府反而沒辦法制衡宋楚瑜了。

前高層並透露,其實連戰的「和平之旅」,許多地方都看得出來,就是1998年辜汪會的翻案,當時張榮恭就是小組的成員之一。至於連戰到中國前,先去新加坡一趟,這位人士分析,國民黨的作法只是希望給連戰去中國前,先增加一些籌碼罷了。 .....2005-04-21【台灣日報】

   

 
   

連宋遭統戰台聯籲扁應法辦,指扁委曲不一定能求全批一中之...  2005-04-21
連宋搖頭政黨峰會停擺。...  2005-04-21
南社批連聯共台灣國難,北社指中如有善意應透過官方談判。...  2005-04-21
【社論】謝內閣應向人民訴求,泛藍立委抵制法案審查的恣意...  2005-04-21
【費邊社】衛生署長如何幹下去?。...  2005-04-21
十點共識成十點包袱?◎林朝億。...  2005-04-21

台灣日報社址:台北市信義路二段88號8樓   電話:(02)23919889 傳真:(02)23516799  免費訂報專線:0800-011-199  訂報救台灣:訂閱單  

本網站全部圖文係版權所有,非經本報正式書面同意不得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