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台北觀點》遠東建築獎\徐明松
2005-05-06

國內備受囑目的遠東建築傑出建築設計獎初選揭曉,幾家歡樂幾家愁,即便只是初選,沒能在第一階段通過專業委員認可,也意謂著與今年的獎項無緣,除非參選的作品又是校園建築,或許有可能在校園建築特別獎敗部復活。按遠東建築獎的評選辦法,每年頒發三種獎項,最受建築界青睞的當然就是遠東建築傑出建築設計獎,由於其審查機制分三階段進行(初選十名、複選再由十中去五、決選則邀國際知名建築師遴選一、二),過程最為綿密;其次還有校園建築特別獎與國際數位建築設計獎,皆分傑出與佳作獎。

首先得肯定遠東集團——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願意在台灣建築界一片「慘澹經營」之際,建設性地設立該獎項,這幾年鼓勵了不少年輕一輩的建築師,前仆後繼地挹注自己的生命力,為台灣設計興建出幾棟像樣的建築。給獎的目的本來就有激勵後進、肯定努力的成效,再加上獎項還有一筆為數不差的獎金,自然更刺激了年輕人奮勇向前的戰鬥力,間接也促成了建築文化的改革力量。儘管介在中生代與老生代間仍有幾位(像大硯的蘇喻哲與大元的姚仁喜)活躍而傑出的建築師,但中生代取而代之的威力卻不容忽視,我們在一些重要競圖的戰場上已經看到這種捉對廝殺的場面。特別值得一提的還有校園建築特別獎,因為這個獎項即時參與了台灣第一波大規模的建築改革,即「九二一」之後由教育部主導的「新校園運動」。看似結束的「九二一」校園重建,漣漪已無法阻擋,因為正確的選擇已有前例,改革力量只能是過河卒子,拚命向前。校園建築特別獎正是伴隨卒子前進的能量。

不令人意外地,今天經常獲獎(包括建築師雜誌獎)的常客或準常客大抵不出幾個改革系統,黃聲遠、大藏(李綠枝與甘銘源)、象集團、中冶(郭中端)與餘弦(楊家凱)之於宜蘭;早期的大涵(邱文傑)之於新竹(蔡仁堅時代);原相(龔書章)、林洲民、徐岩奇、趙力行、姜樂靜、謝英俊、林志成與考工記(洪育成)之於「九二一」,廖偉立則似乎與南部的改革力量相結合,這裡面當然也相互重疊,或者各自已在原有基礎上站穩腳步,邁步向前。總之,獎要給得令人心服口服的確不易,加上這幾年台灣過度執迷的本土意識形態也讓評選時有爭議,在這樣的情況下,遠東建築獎仍然持續修正評選辦法,在堅持理念的狀況下保持彈性卻是不易之事。就拿今年主辦單位倡議成立評審團推薦之事:

A.主辦單位將整理二○○三年一月至二○○四年七月間國內各重要專業建築雜誌中刊登之所有作品,製作推薦候選名單與其作品集。

B.初選評審團將自推薦候選名單中,正式推薦若干名進入初選候選名單,與「公開徵件」作品一同進行初選。

筆者就認為這是一個好辦法,因為不容易有疏漏優秀作品的遺憾。再者是主席漢寶德先生提議討論「101大樓」列特別獎之事,也是經過一番辯論才表決通過初選。主辦單位也從善如流,樂觀其成。我們當然希望更多財團願意以獎勵建築或都市設計的方式來間接促成環境的改善,因為環境是共有的,我們感謝那些為建築文化貢獻心力的人,因為他們造福的不只是一個專業,而是我們這塊土地正在與即將參與生存的人。 .....2005-05-06【台灣日報】

     

 
   

水都風華\莫云 ....  2005-05-06
《流變的藝像》系列1當代女性的新情慾觀——劉黎兒和成英�....  2005-05-06
長於永恆,小於微塵——我所知道的作家李潼\夏婉雲 ....  2005-05-06
《台灣日日詩》《台語詩》有身母子詩話之一\美紅 ....  2005-05-06

台灣日報社址:台北市信義路二段88號8樓   電話:(02)23919889 傳真:(02)23516799  免費訂報專線:0800-011-199  訂報救台灣:訂閱單  

本網站全部圖文係版權所有,非經本報正式書面同意不得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